动作捕捉系统
动作捕捉系统(以下简称“动捕”)通过传感器与算法实时获取无人机/无人车在三维空间中的精确坐标(x, y, z)及姿态(俯仰、横滚、偏航角),确保对其运动轨迹的六自由度(6DoF)实时高精度追踪。
动作捕捉系统 - 镜头
为什么需要动作捕捉系统?
- 多智能体实验或者协同控制实验,一般假设无人机无人车的位置和姿态是已知且准确的,研究的重心在于控制算法或者决策算法本身,不在于如何获取到无人机位姿信息
- 室内定位,可以分为外部定位和自主定位两大类:自主定位依赖自身的传感器获取位姿,如激光SLAM、视觉SLAM算法,外部定位则通过外部设备对智能体进行观察确定位姿,如动捕、UWB等
- 对于室内实验来说,没有比动作捕捉系统更加精准的定位方式,以下精度作为参考
- 动捕定位精度:±1cm
- UWB:±10cm
- 激光SLAM:±10cm(经验丰富的SLAM老手)、发散(大部分新手)
- 使用动捕定位不需要在无人机上安装额外的自主传感器设备,降低成本、降低难度且提高续航
- 如果是长期需要进行无人机控制、协同控制等研究,动作捕捉系统是不可缺少的专用实验设备
- 国产动捕的优势在于性价比高且服务好
- 协同控制类实验,±1cm的定位精度已经绰绰有余,哪怕是任何厂家最低端的相机也能满足这个指标要求
- 以度量为例,相同面积铺设镜头,价格仅仅是进口动捕的五分之一左右
关于动作捕捉系统的使用
- 动作捕捉系统使用门槛较低,但是需要理解其定位原理,才能在使用时不会走太多弯路,关于其使用可咨询产品厂家进行咨询及培训
- Sunray_swarm中集成了vrpn_client_ros包,只要确保运行Sunray_swarm程序的电脑和运行动捕客户端的电脑在同一局域网内部,即可输出包含刚体位置、姿态的信息的ROS话题
- 因此,此处建议运行动捕客户端的电脑配备双网口,尽量能够使用有线连接的地方使用有线